橡胶的定义和基本概念
编辑:台州大象橡胶有限公司 时间:2018-06-06
橡胶的定义:
橡胶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、具有良好高弹性的材料。以生胶为原料加入适量配合剂而形成的高分子弹性体。
世界上通用的橡胶的 定义引自美国的国家标准ASTM-1566(America Society of Test and Material)
橡胶是一种材料,它在大的变形下能迅速而有力地恢复其变形,能够被改性(硫化)。
改性的橡胶实质上不溶于(但能溶胀于)沸腾的苯、甲乙酮、乙醇-甲苯混合物等溶剂中。
室温下被拉伸到原来长度的两倍并保持一分钟后除掉外力,它能在一分钟内恢复到原来长度的1.5倍以下,具有上述特征的材料称为橡胶。
(1)橡胶是一种材料,具有特定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,属有机高分子材料。
(2)橡胶在室温下具有高弹性。
(3)橡胶能够被改性是指它能够硫化。
(4)改性的橡胶即硫化胶不溶解但能溶胀。
基本概念
生胶:
没有加入配合剂且尚未交联的橡胶。
一般由线型大分子或带有支链的线型大分子构成,可以溶于有机溶剂。
混炼胶:
生胶与配合剂经加工混合均匀且未被交联的橡胶。
常用的配合剂有硫化剂、促进剂、活性剂、补强填充剂、防老剂等。
硫化胶:
混炼胶在一定的温度、 压力和时间作用下,经交联由线型大分子变成三维网状结构而得到的橡胶。一般不溶于溶剂。
上一条: 高压胶管和金属软管的区别--高压胶管
下一条: 橡胶的性能及其分类